浙江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,旅游景點眾多,類型豐富,有重要地貌景觀800余處,水域景觀200余處,生物景觀100余處,人文景觀100余處。全省現有西湖、兩江一湖(富春江-新安江-千島湖)、雁蕩山、楠溪江、普陀山、嵊泗列島、天臺山、莫干山、雪竇山等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,居中國首位。長江三角洲南翼,典型的江南水鄉;擁有眾多名山名湖,堪稱為人間天堂。去浙江自駕游最佳季節是每年3-5月和9-11月。
全山第二大寺,又稱后寺,位于千步沙北端的光熙峰下。寺內九龍殿(又稱圓通殿)殿頂的九龍藻井及部分琉璃瓦從南京明代宮殿拆遷而來,被譽為普陀山三寶之一,全國獨有;法雨寺天王殿對面照墻的九龍壁,用青石精雕細鑿拼接而成卻不漏縫隙,實屬難得。寺內龍風柏、古銀杏、連理羅漢送的等珍貴古木,以及二十四孝圖、云龍游海天等石刻欄板,都是普陀山獨一無二的稀有之物。
了解更多>>
百步沙位于普濟寺、多寶塔以東海濱,千步沙南,東北緊依朝陽洞,南面連著師石岬,灘平沙細,沙質純凈,海域遼闊。排浪花連綿不絕,為海谷、沖浪、觀日出最佳處,也是觀看海上臥佛洛珈山最好的地方。夏日里,藍天映著碧海,金沙映著白浪,游人們盡情地擁抱著浪漫時光。夜晚,海風輕拂,空氣清新,更是游客納涼散步的好去處。
普濟禪寺又稱前寺,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寺院,也是普陀山第一大寺院,一切重大的佛舜活動在此舉行。寺前的池水為山泉所積,池中蓮蓬滿結,一到夏日,荷香襲人。普陀十二景蓮池夜月說的就是這個,值得一提的是,普濟寺旁邊有一座石塔——多寶塔,是普濟寺最古老的建筑(建于元代),雖然因為院墻隔著,不能近距離觀看,但它可是普陀三寶之一。
此石平整光滑,石上鏤刻一巨大的“心”字,字高5米,寬7米,心”字的中心一點可坐八九人,整個字可容百人打座,是普陀山上最大的石刻文字。字跡蒼勁有力。此字刻于何年、出于何人手跡無從查考,但至少清代以前就已有此石刻。象這樣巨大的文字石刻,在全國也實屬罕見。
在磐陀石西端,有兩石酷似海龜,一龜蹲踞崖頂,回首顧盼,似在靜候;一龜昂首伸頸,竭力攀援,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。傳說二龜受東海龍王之命前來偷聽觀音說法,因聽得入迷,不覺誤了回歸時辰,化龜為石。又說二龜一雄一雌,塵緣未斷,在聽法時眉來眼去,顧盼傳情,被觀音罰作石龜。前者傳的奇,后者傳的妙,各有千秋。
由梅福庵西行,不遠便見磐陀石。相傳為觀音大士說法處。磐陀石由上下兩塊巨石相疊而成,兩石間隙如線,險若欲墜,卻穩固如磐,億載未動,萬劫不搖?!芭屯邮比窒得鞔官撩麑⒑罾^高所書,“磐”字的舟字少了一點,據說為了平衡,孫中山也曾在此石上題字“金剛寶石”?!芭屯酉φ铡睘椤捌胀邮啊敝?。
梅福庵又稱梅福禪院,從西天門上行,穿過一段落間石板通道,即到梅福庵。梅福庵傳為紀念西漢南昌尉梅福來山修道而建。梅福禪院臨坡而起,周圍林木幽深,規模不大,但大殿金碧輝煌,大殿東後側的靈佑洞即當年梅福煉丹洞,相傳為漢代方士梅子真爍丹之處。洞中山泉清澈見底,含多種礦物質,人稱「仙水」,游人到此多一飲為快。
梅福峰西麓的觀音古洞。洞中石乳倒懸拄地,狀如垂云。四周洞壁及石柱上均鑲有觀音像。洞旁建有觀音洞庵。洞后古樹成蔭,巨石層疊。上書“大士重現”四個大字。 據說觀音洞相當靈驗,可以一試。
在黃山尖登臨山巔,向西北俯瞰,九十多個島嶼盡收眼底,如同“公”字,像一串串珍珠撒落在湖面;向東南眺望,一道幽深的峽谷從黃山尖和羨山島之間穿過;向西南遠眺,一望無際的大湖,姥山島隱在云霧之中……千姿百態的島嶼和迷離曲折的港灣,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山水勝景。
群山連綿,峰巒競秀,林茂翠竹,飛瀑流泉,白墻黑瓦,牧歌悠悠.....石苑峽谷以峽谷風光見長,蜿蜒曲折,飛流直泄,上西古風則以上西村為中心,村民多數姓王,相傳為東漢大書法家王羲之后裔為避戰亂棲身于此。這里至今還保持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和傳統的民俗風情,淳樸的民風加上優美的鄉間景色,頗具陶淵明筆下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的桃花源意境;甘草灣瀑布群位于上西村西隅的大山谷,谷內植被豐茂,水源充沛,奇峰異石,水流成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