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,旅游景點眾多,類型豐富,有重要地貌景觀800余處,水域景觀200余處,生物景觀100余處,人文景觀100余處。全省現有西湖、兩江一湖(富春江-新安江-千島湖)、雁蕩山、楠溪江、普陀山、嵊泗列島、天臺山、莫干山、雪竇山等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,居中國首位。長江三角洲南翼,典型的江南水鄉;擁有眾多名山名湖,堪稱為人間天堂。去浙江自駕游最佳季節是每年3-5月和9-11月。
如今的麗水街是巖頭村較具規模的商業街。全長300 多米,有90 多間店面,并設有旅游購物中心專門銷售南溪本地土特產。有屋檐披蓋,以利于行人遮陽避雨。麗水街南端是寨墻的南門,門邊高階上有乘風亭。離亭不到50 米,還有一座接官亭,重檐攢頂,樸素莊重。兩亭與麗水古橋一起為麗水商業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
了解更多>>
林坑位于黃南鄉境內。林坑人絕大部分姓毛,已有700多年建村歷史。相傳最早的時候由林姓居住,后來不知何故,林姓人家與附近道基村的毛姓易址,毛姓人家在林坑生息繁衍下來。 林坑最初是因為香港鳳凰衛視副臺長,號稱“中國航拍第一人”的趙群力,在此地不幸殉職而聲名大振,從不知名的小山村轉為驢友們熱衷的旅游熱點。 林坑并非徒有虛名,這里擁有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。它們都有100年以上的歷史,而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木屋早已超過200年。造型玲瓏剔透的木屋掩映在青山綠水中,古樸自然。依山而建的民居,錯落有致,和諧統一。村中小橋流水人家,炊煙裊裊,白云時而繚繞,讓人不知身處何處。
編輯詞條廈河塔開放分類:建筑文物旅游浙江文物浙江風景名勝圖片 討論 知識魔塊 天氣 螞蜂窩 新知社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人人網 QQ空間 網易微博 開心001 天涯 飛信空間 MSN 移動說客 廈河塔--是浙江麗水標志性的古建筑。它是麗水古城方位的重要標志,又是人們可以登高遠眺的名勝古跡。早在上世紀80年代,就被列為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。編輯摘要 編輯信息模塊 名稱: 廈河塔 別名: 佛頭巖塔 所在地: 位于麗水市城東十里的佛頭巖石上 現況: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造時間: 明代萬歷13年 開放時間: 2005年3月17日 目錄[隱藏 ] 1 簡介 2 歷史 3 相關傳說 4 修繕 5 文物保護 廈河塔 - 簡介廈河塔廈河塔廈河塔(省級文物保護單位)年 代:明 公布時間:2005年3月16日 廈河塔位于麗水市城東十里的佛頭巖石上,又名碧云山。塔體為樓閣式磚塔,八面九層。它是麗水市區唯一現存的一座樓閣式磚塔,麗水市東大門的重要標志性建筑,廈河塔建筑精巧,外觀秀麗挺拔,與周圍青山秀水相映生輝,。六面七層,樓閣式磚塔。依山臨水。塔筑于山體巖石上,由基座、塔身及塔剎組成?;◢弾r砌筑。底層西北面開券門,塔身隱出角柱、額枋、平板枋等。腰檐用一斗三升斗拱,補間、轉角各一攢,其上菱角牙磚、平磚相間疊出,檐角有起翹。二層以上各面相間辟門壸或作假門。塔剎鐵質,由覆缽、寶珠、露盤、三重相輪、寶蓋及葫蘆形寶頂組成。塔內部砌登道,可登臨至七層,結構類似“壁內折上”形制。廈河塔建造于明萬歷年間。塔形挺拔,結構精巧,是明代風水塔的重要實例。廈河塔位干麗水市東南側前山村佛頭巖上,又叫佛頭山塔。建于1585年,為八面九層樓閣式磚塔。高約38.48米。廈河塔建筑米青輝色,外觀秀麗挺拔,與周圍青山秀水相映生輝,是麗水佛教的象征。塔身的青磚像層層疊起。塔上長滿了青草,塔頂有一個尖尖的避雷針
青云禪寺,位于素有“浙江綠谷”之稱的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,依山傍水,在形如蓮瓣的群山環繞之中。青云寺經省佛教協會正式批準成立。其前身是花街娘娘殿,為北宋古剎。近些年,上妙下德方丈帶領寺院僧眾和八方信眾,使青云寺不斷發展壯大,由原來的一間小廟,青云禪寺,位于素有“浙江綠谷”之稱的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,依山傍水,在形如蓮瓣的群山環繞之中。青云寺經省佛教協會正式批準成立。其前身是花街娘娘殿,為北宋古剎。近些年,上妙下德方丈帶領寺院僧眾和八方信眾,使青云寺不斷發展壯大,由原來的一間小廟,一躍成為目前麗水市規模最大的寺院之一。寺院內共有彌勒殿、天王殿、往生殿、大雄寶殿、藥師殿、觀音殿、地藏殿、延壽殿、西方三圣殿、客堂〔千手觀音殿〕、念佛堂三座以及寮房八十多間。
在麗水市云和縣赤石鄉。開心島位于省級森林公園、云和湖中段,赤石鄉政府所在地赤石村,距縣城12公里,麗龍一級公路500米,距赤石垟田碼頭300米,交通十分便捷。周圍有七星島、龍巖洞、魁星樓等景點。開心島景區由10余個高低、大小不一的半島和島嶼組成。島區陸地面積共約1500畝,以開心島為主,開心島面積100畝,最高點海拔236米,與云和湖最高水位線相對高度50米,四面環水,開心島原名芭蕉灣,1986年10月,緊水灘電站蓄水后形成,1998年引進開發,建成集餐飲、娛樂于一體的休閑、渡假場所,取名開心島。開心島原為柑橘基地,紅壤高水平梯帶,周邊半島植被為馬尾松林和柑橘為主。島上現有建筑面積300平方米,共十余幢,散落在島頂部,進出碼頭及島各部,主建筑在頂部,為酒巴、餐廳、茶座和多功能娛樂廳及棋牌室等。是以毛竹為原材料搭建的單層雁塔式閣樓及建筑小品。水面設水上樂園、釣魚區等設施。開心島是云和湖赤石景區的中心,水面開闊,視線范圍水域面積在2平方公里心上,幽藍平靜,盛產云和湖有機魚類。四周崗巒起伏,溪澗縱橫,山林繁茂。泛舟幽谷如入畫中,是理想的旅游休閑、渡假區。
水上集市可以說是烏鎮挺有特色的一個地方,每天清晨,這里有新鮮的瓜果蔬菜、雞鴨魚肉,水上集市兩旁是各色小吃店,在木棧橋邊,鯉魚戲水,不妨駐足觀賞。
因它的形狀似一條臥龍而得名,從河對岸高處望去,巨龍首西尾東,活靈活現。四季栽種不同農作物。此田南側有一座晴耕橋,橋下清溪潺潺而流,因此夏不澇,冬不干,盡得灌排之利。龍形田的北坡有一大片白菊園,金秋十月,漫坡菊花盛開,猶如一片花海,與豐收在望的稻田相映,醉人心扉。如果你在古鎮住上幾天,可以在這塊充滿靈氣的土地上嘗嘗鋤禾日當午的滋味,體會一下農耕的艱辛與樂趣。
相傳一名赴京趕考的書生,遇一奇人在此橋上賣糯米糕,糕無餡且半生不熟,便以三文錢買了一塊小糕。路人笑書生傻,書生卻不以為然:“異相異價異物,自有道理其中”。賣糕人當即送他10個字:“生糕不足奇,糕生在今朝”。果然,不久書生考中狀元第,此橋也被傳頌為“定升橋”。原來那奇人是大仙呂洞賓。
在紹興縣東浦鎮孫家樓。故居坐北朝南,是一幢具有水鄉民居特色的清代建筑。據文獻記載,徐家原在紹興下方橋居住,后搬到東浦;此居本從一朱姓人家購得,后擴建改造而成。故居用石板墻砌成,臨河而筑。故居為三進,即門廳、廳堂和樓房。主要建筑為臺門、“一經堂”大廳、側廂、樓房及“相映書屋”等。堂內設展廳,懸掛圖片說明文字,介紹徐錫麟生平。 此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三味書屋是魯迅老師壽鏡吾的書房。魯迅12歲至17歲在這里求學。就在魯迅紀念館對面,書屋中間是老師的八仙桌和木椅,東北角的一張有兩只抽屜的硬木書桌是魯迅用過的,桌面右上角那個一寸見方的“早”字,是先生當年親手刻下的。里面陳設都保留了原來的樣式。